随着天气转暖,全球新冠疫情进入胶着状态,越来越多的国内自由潜水员和教练员把目光转向了国内淡水湖潜点开展自由潜水教学和训练。如果你正兴致勃勃准备下一个小⻓假去离家不远的深潭和湖中潜水,那下面这些内容是你在下水前应该知道的事。
图片来自南京松木潜水
与海洋开放水域相较,天然淡水环境(主要是深潭/深湖)有以下特点:

藻类丰富 能见度低
淡水湖水体几乎不流动加上日照充足,水中藻类丰富,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淡水湖呈现⻩绿色。 藻类是淡水生态圈的基础,丰富的藻类也会滋养生态圈中的⻥虾,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活动荡起的泥沙在水面和接近池底的深度会形成微粒悬浮层,手电光束穿透性大大降低。

手电:选择1000流明以下,穿透性强的聚光手电,避免流明过大丁达尔现象增强引起的炫光影响视线。下水前检查手电电量,佩戴方式可头戴或链接在利手手腕处,手电的作用是照亮引导绳及前进方向,不需要对着没有参照系的黑水照射。

耳朵:缺少流动会导致水体细菌含量升高,潜水后需用大量清水冲洗外耳道或使用双氧水(切勿沾染口眼鼻),在外耳道有伤口的情况下应避免潜水。

近视与面镜:使用符合自己度数的潜水面镜或佩戴隐形眼镜,应保持矫正视力在5.0以上以便即时观察水下环境。避免使用有UV膜的面镜。

引导绳与安全绳:深度超过15M以及能⻅度小于10米的水域建议全程使用浮球和导绳以及安全绳, 底盘应配有照明光源。同时严格遵守潜伴制度。摄影师杨昶 摄于 南宁圣龙潭

温度更低
也不是说湖水温度就低,主要是中国潜水员大多活跃在东南亚,对28-31摄氏度的水温更加熟悉,而湖水由于表层藻类遮盖光线穿透能力差,水体流动性差,基本上形成了表层水温随气温,深层水温相对恒温的现象,而隔温层非常明显且温度跨度非常大,通常隔温层处于5-10米的位置,温差5-15 摄氏度不等。而随着深度继续增加温度会继续降低,也会有个别深潭在大深度下仍有1-2个明显的隔温层。
湿衣:湿衣厚度应根据隔温层以下水温选择,自由潜湿衣选择分体式、戴头套、量体裁衣、内侧使用opencell (开孔材料)都可以大幅度提升保暖效果。干衣不适合进行自由潜水。

面镜:巨大的温差会导致面镜更容易起雾,专业的防雾手段(除雾剂/婴儿沐浴露等)十分必要。

手套与袜子:必要时应佩戴手套和袜子防止体温散失。手套应为五指分指手套方便水下紧急情况处理。

压力平衡:极低的水温会导致粘液大量分泌堵塞鼻窦/额窦和耳咽管,如出现耳压无法平衡或下水后额头/鼻翼两侧/上牙龈后侧剧痛,应停止潜水。

头套:较厚的头套更容易造成头套挤压伤,需要提前向外耳道灌水或给头套打孔。

训练强度:每次训练时⻓、深度、下潜次数都应视情况缩减至原先的50%-75%;不应使用原先海水中的训练深度记录制定训练计划,训练需要更加保守;训练和教学中一旦感觉寒冷应停止当次潜水,避免失温症的发生。

浮力更小
由于淡水密度更小,相同的潜水员在淡水水域受到的浮力也小,加上湿衣厚度的变化,潜水员的配重需要重新测定。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潜水员(尤其出现在欧洲渔猎潜水员身上)在换上5mm湿衣后习惯性地给自己配5-8KG配重,这样过重的配重在自由潜水训练的场景中是非常不安全的。

浮球:使用自由潜水专业浮具,并在下水前检查浮具完整,充气是否充分,内胆与外套(如有)是否套紧,杜绝使用浮力不足的浮球甚至是救生圈或浮板。

配重带:应重新检查配重,配重带松弛端不应缠绕并阻碍快卸扣正常工作。

训练计划:下潜变得更加容易,但返程将更具挑战。在一开始将下潜目标设定保守一些,适应后再逐步增加。同时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下潜过程着重练习自由落体技巧及身体姿态,在上升过程强化踢蹼及划手技巧。

摄影师杨昶 摄于 南宁圣龙潭

水面交通及水下地形
由于地形、久远的人文活动(院落/城墙等),水下杂物(沉⻋/沉船等)存在较强不可预⻅性,下水前需咨询 PADI 当地潜店或当地潜水向导。

  • 下水点应避免水面上方有遮挡(岩壁/钟乳石等),水面位置相对稳定并不处于行船航线上。
  • 浮球上有明显潜水员标识(潜水旗/象拔等)。
  • 底部配重应悬浮在池底以上2米以上的位置且不应将导绳底端与水潭底部/侧壁物体固定。

图片来自:漫蓝潜水

自由潜水教练下水前的准备

天然淡水环境教学与训练的难度和挑战都比在开放海域要高。首先,要重新评估并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特定的深潭中保障自己和学员的安全。以往在温暖开放海域的下潜记录在冰凉昏暗的深潭里会大打折扣。我垂询了几位自由潜水教练训练官及竞技运动员的意⻅,对于执教未满一年,签证未满50张证书的教练,建议避免在水温20度以下或能⻅度5米以下的水域开展教学。
下水前的潜水简报(Briefing)至关重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限制没有浮具及引导绳的休闲潜水活动 (fun dive)。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训练目标,下水时⻓,使教学与训练在更加保守和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中应保持潜水乐趣和正向鼓励,避免为达成课程目标催促、激进鼓舞学员完成具体深度的下潜。建议学员选择专业的自由潜水湿衣,佩戴安全绳与照明设备,浮球底部应有照明装置,水下环境较为复杂的建议教练员佩戴潜水刀。图片来自南京松木潜水

进行淡水自由潜水的好处

淡水自由潜水并非毫无助益,若能利用好淡水环境的特性进行针对性训练,也许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 由于淡水密度小,同样深度的水压及肺部空间变化更小,更利于做气体转移与耳压平衡,法兰佐练习的难度会降低;
  2. 同样由于淡水密度的原因,下潜过程进入到自由落体更加自然,可以着重习练自由落体当中的身体姿态。在上升过程中需要更加用力的踢蹼与划手,也可以着重练习相关的技术。为保障安全,除专项练习外,建议将正常下潜的中性浮力调整至15M-20M;
  3. 能⻅度的确比海洋开放水域更低,一些深潭在30M-40M以后将失去光线,需要花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的水下环境。人们常说自由潜水是潜入内心的一项运动,这样的环境也可以帮助一些初阶潜水员摒除杂念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体与心理发生的变化与控制之中

图片来自:漫蓝潜水


写在最后:感谢Federico Mana (Moving Limits创始人),以及追浪潜水中心的追浪本浪、迪恩斯潜水 俱乐部的杨奕Dean,Apnea Bali自由潜店的Julia Mouce三位 PADI 自由潜水教练训练官为本文输出的观点并协助校正文稿,感谢我团队的自由潜水竞技运动员,PADI 名仕自由潜水教练SuperFrank与我一同实地探点并输出观点。 无论承认与否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就像世卫组织秘书⻓谭德塞所说全球⺠众的生活已经发生了改变并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也许对很多看惯了碧海蓝天的自由潜水员一时很不适应如此巨大的环境反差,但我坚信自由潜水会同我们的生活一起继续下去,愿每个人能安潜乐潜,每个人能被自由潜水的快乐所疗愈生活中的困难。

总监专栏:杨光- PADI 自由潜水教练训练官

Share This